杞县至兰考建筑的木轨路,于1958年11月17日正式开工,1959年1月3日建造完结。它的建筑布景是,其时杞县运送工具严重缺乏,该县仅有胶轮马车三百三十一辆,架子车一千六百二十六辆。在1958年工农业出产开端“”之后,特别是大搞钢铁出产今后,呈现了运送力气严重的状况。而且又将胶轮马车一百六十九辆,架子车一千二百三十辆和当年购买的十部轿车,都调往登封援助了钢铁出产。因为运送力气缺乏,县里需求运进的出产、生活资料和需求运出的很多农产品,就形成很多积压。
这种木轨路,是用木材作为木道轨的根底资料,在木轨上面再钉上一层铁板,以进步道轨的耐压力。在建筑杞兰木轨路时,每天有五百八十八个铁工、一千四百九十三个木匠参与建筑。
轨迹上的列车以县榜首联合加工厂把十五匹马力的煤气机改制成汽油车头作为牵引,通过试车每小时行车快速为十二里。每天可从杞县至兰考往复四至六趟,能牵引十至十五个车皮,载重二十吨。
1959年1月13日上午十时,杞兰木轨铁路通仪式举办。县委书记处书记丁云桀剪彩后,列车拖着十四节车皮(约十五吨),满载着面粉、棉花、油脂、粮食开往兰考方向,河南省电影制片厂对通车仪式进行了柏摄记载。
木轨铁路全长六十二华里。工程标准是:枕木一点三公尺,道木二公尺,轨距八十公分,道木间隔一公尺。车头由轿车头改装,拖车长三公尺,宽一公尺半。行车速度每小时到达四十华里。
其实木轨迹铁路也不仅仅呈现在杞县到兰考,在四川省、山东省也东从前存在过。甚至在18世纪的英国也曾运用,到了今日成为了宝贵的前史文物遗存。而在我国因为杞县等地地处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带,木轨迹早已经被撤除,痕迹消失于年月的长河里再也看不见了。